創新易聯歡迎您!16年高端網站建設品牌

打造支撐統一監管的金融大數據平臺

日期:2018-09-04 | 來源:易聯網站建設公司 | 閱讀: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顯示,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形成了一委一行兩會的金融監管架構,如何在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主導下,避免過去的重復監管和監管缺位,或是相互爭奪權力或是相互推諉責任的現象?


全國政協委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民建中央財金委員會副主任劉惠好認為,須要協調“一行二會”及地方金融辦的行動,探索審慎監管與行為監管的統籌協調,實現其在監管活動中的通力合作,實現對金融機構及類金融機構監管的全覆蓋。同時她在提交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協同監管的建議》提案中指出,需打破目前各部門、各金融機構、各金融市場分割的“信息孤島”,統一金融數據的采集、分類、監測、管理標準,形成支撐統一監管的跨部門、跨機構、跨市場的金融大數據平臺,壓縮因信息不對稱而形成的監管套利空間,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金融監管的效率和精準度


隨著中國金融混業經營的不斷發展,以分業經營為基礎的金融監管體系的弊端日趨明顯,不少領域出現監管真空,加大了系統性金融風險。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2017年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決定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穩委”),強化金融監管的專業性、統一性、穿透性,加強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從更高層面進行統籌,以增強金融監管協調的權威性和有效性。為了有效落實中央政府整治金融亂象,化解金融風險,強化金融監管的政策,建議通過以下措施進一步加強金融協同監管:


第一,通過立法強化金穩委的地位和職能。


由于金融創新層出不窮,監管部門對金融機構的綜合經營不斷放開,出現了金融交易跨市場化、銀行業務表外化、資本流動網絡化的新趨勢,對現行的分業金融監管體系形成許多挑戰。盡管各監管部門一直在探索如何加強監管協調(如“三會”輪流牽頭的監管聯席會議制度、央行牽頭的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等),但“一行三會”平行式協商缺乏權威性,往往出現部門間權責不清的監管真空或監管漏洞。金穩委是在國務院層面設立的權威協調機構,旨在將以往的“平行協調”轉變為“垂直協調”。為了強化金穩委的金融監管協調功效,建議通過暫行條例明確其職能定位、工作機制,組織架構和人員編制,使之成為一個地位超然的實體化、法治化監管協調機構。


第二,盡快統一各類金融業務的監管規則。


現有的金融監管規則大多是基于分業監管和機構監管理念制定的,并由此形成以行政許可為核心的監管體系。在金融分業經營制度下,往往把某類金融交易活動歸屬于一個細分金融行業,并將監管職能授予相應的監管部門。在金融市場混業經營快速發展的趨勢下,面對各類金融機構跨行業、跨市場的嵌套式產品及金融交易,各金融監管部門僅局限于自身管轄范圍內實施監管,且不同部門對同類業務的監管規則和監管標準不一致,難以對資金流向實施穿透式監管。為了加強功能性金融監管,建議盡快對各類金融業務制定全國統一的監管規則,消除規則不統一而造成的監管套利空間,實現跨行業、跨市場動態監控各類金融機構資產配置及風險狀況,防范和化解混業經營的潛在金融風險。


第三,確立監管機構的分工及協調機制。


分業監管體系下設立的“一行三會”的監管模式均為“機構監管”, 監管機構通過發放、吊銷牌照,對機構的審慎經營進行管理,各自基本職能有明確分工。本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整合,形成了一委(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一行(中國人民銀行)兩會(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金融監管架構,如何在金穩委的主導下,避免過去的重復監管和監管缺位,或是相互爭奪權力或是相互推諉責任的現象,須要協調“一行二會”及地方金融辦的行動,探索審慎監管與行為監管的統籌協調,實現其在監管活動中的通力合作,實現對金融機構及類金融機構監管的全覆蓋。


第四,打造支撐統一監管的金融大數據平臺。


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的統籌監管和互聯互通,推進金融業綜合統計和監管信息共享。實現金融綜合監管的統一性和穿透性,需要全面、準確、動態的金融數據作支撐。建議打破目前各部門、各金融機構、各金融市場分割的“信息孤島”,統一金融數據的采集、分類、監測、管理標準,形成支撐統一監管的跨部門、跨機構、跨市場的金融大數據平臺,壓縮因信息不對稱而形成的監管套利空間,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金融監管的效率和精準度。


—— 微信公眾號 ——

熱門標簽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国产xxxx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国产喷水福利在线视频|国美女福利视频午夜精品创新易联建站公司